小太阳装修资讯网
首页 房产知识 行业资讯 装修攻略 装修知识 装修案例 家居资讯

东北老人养宝宝叫什么闲聊东北老东北的怪3

发布 / 2024-07-15 16:35:24

来自 / 小太阳装修资讯网

关东人的孩子是吊着养活的。这话你得信。现今的说法是“忽悠大的”。

游牧的生活状态和“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劳作模式促成了吊着养活孩子的风俗。游牧时期,见天走,孩子太小,抱着累,男人就做个悠车,把孩子放里边,系个长布带让孩儿他妈斜挎着,解放了双手,又能让孩子睡得安稳,还不容易“搂驼了背”。

清代文人方式济在《龙沙纪略》中记载:“妇女皆勇决善射,客至,腰数矢上马,获雉兔,作炙以饷。载儿于筐,裂布悬项上。射则转筐于背,旋回便捷,儿亦不惊。”可见早年的东北妇女们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骑马打猎牧羊劳作不仅不在话下,而且游刃有余,风风火火且潇洒自若。后来定居下来后,活计太多,男人在外,女人就在家里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要忙些家务针线,加上旧关东蛇虫野兽频繁出没,小孩子放在地上不安全,放在炕上又容易受热“上火”,于是孩子睡悠车就更加的发扬光大了。

悠车,又叫腰车子、炕车、晃车,其功能接近于南方的摇篮,区别在于摇篮是落地的,而关东的悠车是悬空吊在房梁上的。

赵本山一句“小孩不睡觉——欠悠”道出了悠车的最根本的功用。

把悠车用粗绳吊在房梁上离炕约半米高,悠车上悬了蚊帐或布帘,把孩子放进去,推一把,车就荡起来,这一荡咋也得十几个来回吧?孩儿他妈就借机跑到外屋看看锅里的大饼子,或是去院外给鸡添把食,腿脚快的还能再打桶水回来。回屋一瞧悠车停了,就再推一把,懒得抬手就拿脚一踹,车子晃起来孩子就不哭不闹,女人就操起纳了一半儿的鞋底接着忙或是可以惬意地抽袋烟了。悠车悬空还保证了猫鼠之类的小动物不至于伤到孩子,车子一晃,小凉风轻轻柔柔孩子也就不出汗,不觉得热,免了人扇之苦,也就少受苍蝇蚊子的叮咬,平时孩子躺在悠车里玩儿,车子一晃,车上挂的小玩意五颜六色唏里哗啦连动带响,哄孩子都省了,悠一把,下地淘米做饭啥也不耽误。

悠车的好处不仅在解放了劳动力,还有其科学育儿的一面。悠车一晃,孩子也就跟着晃,不会总睡在一个位置上,不会使孩子“睡偏了头”,同时睡悠车时要绑住手脚,孩子只能在车内仰卧,后脑勺压得扁平,不会形成“前奔娄后勺子”、溜肩膀罗圈腿一类的毛病,也算是关东人民的一大贡献。

悠车的工艺简单,但却也含着关东人的朴素的美。做悠车诸多讲究,要选结籽多的树木,寓意多子多孙,选材多以柳树为主,轻巧不说,与“留”谐音,旧时缺医少药,养个孩子不容易,用柳木做车,企盼着孩子顺顺当当好养活,能留住。

裁成薄片的柳木入热水锅里煮过,两个壮劳力握住两头一较劲,趁热弯成U字形,接头处包上铁皮,用铜铆钉铆紧,上好的白杨木裁成薄片,在底板上用小钉固定,用于提拎的横梁则用粗细正好成形的柳木枝,如此这般,车子就算做得了,周身涂上红漆,刻上“长命富贵、九子十成”的吉祥话或是画上胖小子俊闰女的图案装饰,再系上小铃铛波浪鼓之类的玩具,往炕上边儿“子孙椽子”上一吊,关东人家的其乐融融便会让人心里一热。

孩子不出满月就要“上车”,老关东时兴借车,到人丁兴旺的富贵人家去借用过的悠车,特别是这孩子长大后中了举人秀才的车子更是紧俏品抢手货,甚至要提前预订;谁家姑娘长得俊俏伶俐,女红手艺地道,那她睡过的车子也就更金贵。大凡这样的人家也以把车子借给他人为荣,跟谁关系靠(十分要好),听说人家生了孩子就会主动上门。

“那啥,把我家的车子拿了去吧。”

“真的不?”

“谁跟谁呀,这话说的。”

“俺可咋谢你呢,那啥,等俺家孩儿懂事理了,让他去给你们家祖上磕头啊!”

于是两家的关系就更靠了,长辈们也会时常念叨。“咋的也不能忘了人家的恩情,小时候人家借过咱车子。”

睡悠车一般不铺褥子,而是把装了子孙粮的布口袋放在车上,子孙粮一般由粗粒的粮食中精挑细选出来,利尿去火,车底板上供几枚“压车钱”,孩子肩腿等部位用布带绑住,一是防其梦里翻身掉出来,二是使其胳膊腿儿直,不“溜肩膀”,长大了才能骑马射箭。孩子上车之前,娘家舅舅会先把扫帚疙瘩扔车里悠几下,悠时嘴里还要叨咕几套“嗑儿”以求去掉邪气保佑孩子顺顺当当的长大成人。

上了车的孩子每天除了吃奶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往外抱,当妈的也往往是手里忙着活计,嘴里哼着小曲,关东哄孩子的小曲又称做“巴不力”,听起来很邪乎,“悠啊悠,麻溜睡吧别哭啦。狼来啦,狗来啦,黑瞎子背着鼓来啦。老虎妈子跳墙啦。舌头伸出老长啦,正趴窗户看你哪。宝啊你可别哭啦。”

多少有些让人哆嗦的摇篮曲里,吊起来养孩子成为了关东的一大风景,清时文人沈兆提有诗“车摇不定挽兼推,文褓朱衣满月孩;上语声声巴不力,金铃响处笑颜开。”就分明是一副母子欢娱图。

安德森医院服务中介电话

赴美就医签证

艺术评鉴官网

体育视野编辑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若未经许可,引用本网内容将面对法律行动

Copyright (c) 2011 小优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