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 2022-07-06 19:25:45
来自 / 小太阳装修资讯网
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五大基地支撑陶瓷行业发展
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主要产区有广东佛山、潮州,江西高安、景德镇,福建晋江等。
佛山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陶瓷城
众所周知,佛山陶瓷是佛山最响亮的城市名片,尽管当今中国有三个瓷都:景德镇、德化、潮州,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三个瓷都的陶瓷经济总量加起来也不及佛山陶瓷的经济总量。
佛山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延绵不断的制陶历史的城市,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改革开放后引进了国外生产线,发展迅猛。30年来,佛山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建陶生产和出口基地,并诞生了一大批全国著名的陶瓷品牌;在技术、配套、人才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从而为佛山赢得了'南国陶都'的美誉。近年来,佛山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建筑卫生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有关协会授予“中国陶瓷名都”的荣誉称号。
辉煌的历史和成绩,让佛山对陶瓷产业总有割舍不掉的情怀。陶瓷产业曾作为佛山三大支柱产业,在就业、税收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尽管近年来陶瓷产业产值占GDP总值日益下降,已经不到10%,但地位仍然举足轻重。
面对重重的压力,佛山政府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规划。通过大力发展陶瓷装备制造、陶瓷产业的物流、会展、研发中心等现代服务业,占据中国乃至世界陶瓷产业的制高点。与此同时,对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的陶瓷企业进行改造、迁移或者关停。
一般意义上讲,“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本身、总部所在地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这也就是说,要打造制造环节外迁的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就是要解决陶企外迁之后将其总部留在佛山的理由。数年之后,大量佛山陶企外迁之后,留在佛山的建陶企业也将在佛山当地生产制造方面减持,能否有较多的陶瓷企业总部留在佛山,能否发展佛山陶瓷的总部经济,关键是能否成功的打造“佛山陶瓷”区域品牌,一个具有含金量的佛山陶瓷区域品牌。
潮州 着力打造“中国陶瓷创新基地”
潮州早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陶瓷产业基地,也是一种典型的产业集群现象。其产业规模的形成,不仅可以促进产业内部的分工合作,同时还将有利于技术、信息、人才、原材料等各项配套成本的降低,进而构成一种区域品牌的对外竞争力。从生产规模来看,潮州是目前全球产能最大的一个陶瓷生产基地。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一隅,韩江三角洲平原北部,东邻福建,南接汕头,西连揭阳,北通梅州,濒临南海。始建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距今已有1667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全市总面积陆地3116.12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总人口250万人。辖潮安县、饶平县和湘桥区、枫溪区二县二区。
潮州陶瓷生产有13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大的工艺美术瓷、日用瓷和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工艺瓷和工艺化日用瓷出口基地,还是全球陶瓷种类最齐全、产量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是近十年来中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陶瓷产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庞大的产品门类。
据统计,潮州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卫生陶瓷出口分别占中国的20%、60%、30%,产品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子瓷基体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潮州松发的日用陶瓷“红瓷坊”走进了国务院、人民大会堂,也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专用餐具。国外很多星级酒店用潮州陶瓷,南中国50%的酒店用瓷产自潮州。全球许多知名企业如三星、松下、索尼等生产的电子原器件中,就有不少是出自潮州的电子陶瓷产品。目前潮州拥有“中国瓷都”、“中国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等国家级“名片”,“枫溪陶瓷”成为广东省三个创建区域性国际品牌试点单位之一。枫溪区形成典型的陶瓷产业集群,为潮州陶瓷的龙头古巷镇为“中国卫浴第一镇”。现阶段,潮州陶瓷正着力打造“中国陶瓷创新基地”。
高安 国家级建陶产业基地在此落户
高安陶瓷历史悠久,现代建陶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开始发展。新世纪的高安建陶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目前高安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建筑陶瓷集群,是江西省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其区域品牌效应初步凸显。
高安素有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的美誉,是江西省第一片釉面砖诞生地,高峰期釉面砖产量占全国的1/8,有釉面砖王国之称。自2006年以来,高安市的建筑陶瓷产业迎来了另外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每一年的建陶产量同比增长率都在三位数以上。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拥有投产陶瓷生产企业49家,陶瓷生产线66条,生产各类建筑陶瓷产品达1.6亿平方米,有配套企业155多家,从业人员达10000余人。
根据高安市政府的有关规划,到2010年,高安将会建成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将达6.5亿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年利税18亿元。
高安市的建筑陶瓷企业原来分布在各个乡镇中,2007年由市政府立项开始统一规划、建设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原为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位于江西省高安市东南部素有高安'金三角'之称的八景、新街、独城三镇交界处,是经过中国建材联合会批准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基地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分生产区、展贸区、物流区、培训区等相关区域。
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自2007年3月建设以来,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亿元,共完成土石方1370多万立方,完成路面硬化11.5公里,新架设电力设施线路15.7公里,完成日产2万吨自来水装机容量,共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50家(其中上亿元以上项目16家,5亿元以上项目8家),合同引进资金110.31亿元,拟建生产线153条,其中全国知名品牌陶瓷企业如新中源陶瓷集团、新明珠陶瓷集团、欧雅陶瓷、英皇卫浴洁具、恒达陶瓷、传达陶瓷等都相继落户。基地2007年荣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颁发的热心陶瓷学术事业贡献奖,2008年荣获第四届陶瓷行业新锐榜年度产区奖。
景德镇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兴盛走向了后来的衰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战乱中蛰伏了数十年的景德镇陶瓷 因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大解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那时候刚刚被设为江西省直辖市的景德镇开始将'振兴陶瓷工业'定为发展方向,在国家、省、部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开始整合已经支离破碎的民间陶瓷厂,统一规划新一轮的发展方案。从1949年创建建国瓷厂开始的10年内,景德镇先后创建了光明、艺术、红旗、红光、建筑、东风等十大国有瓷厂。
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在继承中创新,仍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辉煌。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景德镇传统的陶瓷产业普遍出现效益滑坡,资产负债高、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走到难以为继、面临解体、陷入发展危机的关头。进入新世纪,景德镇痛下决心,在对陶瓷产业的国内外背景、发展态势以及本地陶瓷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后,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构建高新技术陶瓷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格局,开始了陶瓷复兴之路。
晋江 陶瓷产业的历史演变之路
晋江是我国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占全国外墙砖总产量的三分之二,琉璃瓦垄断全国市场,形成了以磁灶为中心,辐射内坑、南安官桥、紫帽等周边镇的建陶产业集群。其大批量的生产,赢得了规模优势,降低了成本,在建陶的区域竞争中取得了成本优势,并迅速打开了市场。
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东濒台湾海峡,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辖13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385个行政村。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1公里。总人口103万,以汉族为主。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220多万,号称“海内外300万晋江人”。
以晋江磁灶镇为中心,辐射内坑、南安官桥一带的磁灶陶瓷产区,是全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之一。福建磁灶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并列为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集中了晋江90%以上的陶瓷企业,外墙砖产量达到全国的三分之二,年产值超过55亿元,琉璃瓦几乎垄断了全国市场。2000年6月18日,磁灶镇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 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称号。
拥有国家级星火区域性陶瓷建材支柱产业区、国家级技术创新陶瓷工业示范基地、福建省第三批科技示范镇、福建经济重镇等城市“名片”。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旅游纵览期刊若未经许可,引用本网内容将面对法律行动
Copyright (c) 2011 小优 版权所有